top of page
  • 銘銘說

【夜市專題】來觀光夜市卻看夜市要「關光」——夜市攤商該如何在不景氣中保持火爆

文/彭昕洋

曾經人潮擁擠的夜市小吃街,現在只有稀稀落落的客人(圖、文/彭昕洋)
曾經人潮擁擠的夜市小吃街,現在只有稀稀落落的客人(圖、文/彭昕洋)

不論你來自哪裡,來台灣旅遊前,總有人告訴你哪裡的夜市最有名;台灣旅行結束后,總有人要問你夜市的哪家店最好吃。台灣夜市與夜市中種類眾多的風味小吃美食,已經成為台灣的名片。

據107年7月交通部觀光局發佈的《106年度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顯示,在每100位來台旅客中,有68位是被台灣的小吃和美食吸引,有82位旅客的主要遊覽景點就是夜市,其中最受遊客喜愛的夜市為士林夜市。在台灣,從北部到南部的各大城市的大小夜市共有438家,夜市密度世界第一。


107年最受遊客喜愛的夜市為士林夜市(圖、文/彭昕洋)
107年最受遊客喜愛的夜市為士林夜市(圖、文/彭昕洋)

然而,夜市作為最吸引遊客的觀光地標,近年來卻頻頻傳出夜市倒閉的消息。2017年4月,開市不到3年的台中經貿文創夜市宣佈熄燈,此後一年中,中部地區更是接連倒閉6家大型夜市。而南部的高雄金鑽夜市、六合夜市,北部的台北輔大花園夜市也相繼熄燈,台灣觀光夜市正在掀起一股「關光」潮。對於「關光」潮的原因,絕大部分業者認為陸客大幅度減少是主要原因,但亦有專家學者認為,台灣夜市本身缺乏特色、同質化太高以及本土景氣不佳致使本土消費者消費意願降低也是導致夜市存活困難的原因。


陸客的客流量與消費力無可替代



近十年日、韓、馬、大陸、港來台旅客總人次變化表(表截取自觀光局行政資訊網)
近十年日、韓、馬、大陸、港來台旅客總人次變化表(表截取自觀光局行政資訊網)

據觀光局統計數據顯示,104年度至106年度的大陸觀光客人數從418萬人次驟降至273萬人次,但仍遠高於日、韓、馬、港等地的遊客數量。大陸遊客數量斷崖式的減少,對不少的夜市和其他觀光景點而言也是收入的斷崖式下跌。 ETtoday曾報道逢甲大學對逢甲夜市商圈進行調查,發現2016年期間,造訪逢甲商圈人潮為1,218萬人次,比2015年少了109萬人次;101.2億元的總商機金額,也比前一年少掉3.3億元。中時電子報也曾調查全台各地夜市的經營狀況,僅以士林夜市為例,士林夜市2016年的繳稅金額相比2015年下跌超過460萬元。而其他諸如寧夏夜市、中原夜市等其他知名夜市受陸客減少的影響,人流量和營業額都平均減少2-3成。


寧夏夜市受陸客減少的影響也有所減少(文/彭昕洋,圖/截取自ETtoday)
寧夏夜市受陸客減少的影響也有所減少(文/彭昕洋,圖/截取自ETtoday)

花蓮東大門自強夜市主委謝順榮在接受中時電子報採訪時表示,儘管在新南向政策的推動下,來自東南亞、香港等地的旅客數量確實有所上漲,但是其消費力卻遠遠不及大陸遊客,2017年夜市的交易額相比2016年整體減少了3成。

在觀光局《106年度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的調查數據中發現,大陸遊客不論是團體還是非團體,其平均購物支出分別達到每日人均123.33美元與62.59美元,均相比日韓馬等其他主要客源市場要高。所以,即便是通過他國的客流量來填補大陸旅客數量的缺失,也難以填補陸客減少帶來的巨額消費滑坡。


夜市的同質化與不景氣讓本地人不願消費


大陸遊客的數量和消費力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台灣夜市的生存與發展,但網路上也有不少民眾提出這樣的問題——二、三十年前還沒有這麼多大陸客或外國遊客來台,夜市不是一樣活得好好的?

誠然,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早年間,夜市是深受本地人所喜愛的商圈和美食匯集地。而現在的夜市卻更像專門為外國遊客服務的景點商圈,少有本地人像從前一樣願意逛夜市、吃小吃了。台灣中華觀光文創市集交流協會理事長胡子強在接受聯合新聞網採訪時指出,夜市多元性不足、攤販重疊性太高,缺乏特色及夜市形態老舊對夜市倒閉有重要影響。

以士林夜市為例,在一條幾百米長的文林路上,有超過10家的手搖杯奶茶店,在夜市入口賣雞排、水煎包、胡椒餅、滷味、鮮榨果汁的攤商每種均有3家左右。走進夜市內部,魷魚須、骰子牛、平價牛排等售賣相同小吃的店家數不勝數。

來自大陸的銘傳大學學生傅心宇表示,剛來台灣的時候會常常去士林夜市吃各種小吃,但很多小吃攤賣的都是一樣的東西,想吃不一樣的東西都很難找到,吃過幾次就不想吃了,現在最多也就是去夜市的便當店吃完飯或是買杯奶茶而已。長期留在台灣的陸生尚且如此,更不必提走馬觀花的遊客,關鍵評論報道指出,全台景點內容同質化,讓遊客去過一次就不想再去。

而本地人由於景氣不佳,收入水平普遍較低,導致本地人很少有大額消費,甚至不敢消費。同時,夜市動輒一盒現切水果500元的「宰客價」更讓本地人望而生畏。


仍有優質商家能在不景氣中保持火爆


陸客數量幾近腰斬,他國遊客消費力不足,本地人不願在夜市消費。如此不良的環境讓大多數的夜市商家叫苦不迭,有些商家甚至已經歇業另尋出路,許多熱門地段的門面店卻變成了夾娃娃機店,原本繁華的夜市商圈少有當年的熱鬧場景。


士林夜市商圈,不少店家都已經倒閉,變成抓娃娃機店了(圖、文/彭昕洋)
士林夜市商圈,不少店家都已經倒閉,變成抓娃娃機店了(圖、文/彭昕洋)

不過,當你走進夜市深處,你總能找到1、2家大排長龍或座無虛席的店家。這些店家不論是在曾經的旅遊旺季,還是經濟環境不景氣的現在,唯一的區別僅僅是特別火爆和一般火爆。

以士林夜市為例,在慈諴宮廟口的阿輝面縣和小北街口的臺越美食館就是士林夜市中,少有的火爆店家代表。阿輝麵線根植士林夜市50年,經過第三代店主十多年的改良,秘製湯頭形成獨樹一幟的味覺體驗,讓這家店得到了米其林的推薦,在夜市眾多的麵線店家中穩坐龍頭。臺越美食館的店主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考究的調味用料塑造其正宗的越南風味,酸辣清新的口味與其他台灣餐廳的清淡口味形成鮮明對比,每到用餐時間店內都難尋一座。

為什麼這些店家能夠長期保持火爆?可以明顯看出的一點,這兩家店均突出自家的特色,打破了夜市攤商同質化的限制。海洋大學海洋觀光管理學系副教授林季燕在接受《蘋果日報》採訪時表示,國內各觀光夜市、老街最大缺點就是商品同質性太高,只有發展出地方特色,才能提升遊客前往的動力。

聯合新聞網也有報道指出,許多夜市打出「文創」名號,賣的仍然還是傳統的商品,無法做到真正吸引遊客。如寧夏夜市等諸多也是的店家提供英、日、韓、中文等多國語言的菜單,或是提供支付寶、微信、Applepay、Linepay等多種支付方式方便服務其他國家的旅客,但仍然無法提高夜市的客流,究其根本仍是商品內容並沒有特色。

如何把自家的商品做出特色,讓自家能在同類商品競爭中脫穎而出,使消費者擁有選擇你的理由,是當下所有受陸客減少和不景氣影響的夜市店家需要思考和付出行動的。不論是大陸遊客還是他國遊客或是本地消費者,都需要對產品有消費動機才能付出消費行為。而你的特色是讓顧客消費的最好的理由,也是讓你成為下一個夜市火爆店家的不二法門。

9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Couldn’t Load Comments
It looks like there was a technical problem. Try reconnecting or refreshing the page.
bottom of page